汽车室内有异味是个令很多车主头疼的问题。车内异味包括汽车内饰本身散发的有害气味,置放容易变质的物体异味,烟味,汽油味,长时间未清洗的霉味等各种气味。搜罗各种方法来治理车内空气污染,也是成了车主关心的重点。但90%的人都走在误区里了。那到底有哪些误区呢?
误区一:没有气味就不做车内空气净化
很多人认为,自己爱车没有异味,就不需要做车内空气净化。这是不科学的!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为0.08mg/m3,超过规定值就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。而实际上,在0.15mg/m3以下都是难以察觉的,而这时污染已经超标近一倍了。所以,闻不到气味并不代表没有异味,更不代表空气质量不超标。想对爱车的污染状况有所了解,可以使用tvoc检测盒进行全面检测。
误区二:空气清新剂和香水去除异味
很多人认为,车内污染就是车内“有味儿”,只要把“味儿”去掉,就能解决车内空气污染问题。因此,车主们使用空气清新剂和香水来改善汽车内的气味。然而很多化学试剂真的只是掩盖车内异味,但却无法降低车内有害物质浓度,更无法分解祛除了,这样做只不过是自欺欺人。另外,某些劣质的化学香水还有可能和车内有害物质发生反应,产生二次污染,不利于人体健康。因此,用香水来清除汽车异味,是最不靠谱的!
误区三:不及时拆除新车的保护薄膜
购买的新车车内都会有塑料保护膜保护,这层保护膜能够防止车内部件磨损、刮伤,并且具有很好的密封性。很多车主处于保护新车的目的,选择不拆除保护膜,却不知,这样做会将车体内释放的甲醛等有害物质包覆在塑料膜内,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,久而久之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。虽然车主们爱新车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是先将保护膜拆除,将甲醛等污染物清除后再添加保护套装比较科学。
误区四:避免阳光照晒
新车在经过阳光暴晒后,内部气味往往会变得更重。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,很多车主选择将车停放到没有阳光的地方,阳光暴晒夏季温度升高都会加快有害物质的释放速度,这些有害物质是车内本身携带的,并不是阳光暴晒生成的新产物。虽然暴晒对汽车不好,但是也不能不让汽车见光。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抑制车内微生物的生长,对改善车内环境有一定益处。
误区五: 放置绿植
众所周知,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,也能吸附一定量的甲醛,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在室内而不适合在车内使用。夏天的时候若是将车辆停放在烈日下,车内温度可高达六七十摄氏度,而冬天车内则只有几度甚至零下,并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如果将小型盆栽放在车前,一旦车辆发生紧急制动或碰撞,这些植物将对驾驶员及乘客造成严重的伤害。